99ri视频国产在线观看免费_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激情综合_无码视频人妻网站_一本大道高清无码视频

文學園地
當前位置: 首頁>>教育教研>>文學園地

一條小溪流淌著文明之光

作者:汪文濤    發(fā)表時間:2024-11-13    瀏覽次數(shù):1034  次

        在桐城的老城區(qū),有一條蜿蜒曲折的小溪,貫穿在市井煙火中,雖細如經(jīng)脈,卻別具風情。六百余年來,以莽莽群山賦予的清淑之氣,靜靜地滋養(yǎng)著這座小城。

        它叫桐溪塥,源出于桐溪,即今之龍眠河。龍眠河是桐城境內(nèi)主干河流之一,由西北群山而下,流經(jīng)丘崗、平圩,入東南菜子湖,河道總長48公里,豐水季節(jié),水位高挺,漫蕩汪洋。河水傍縣治北門關而過。洪武末年,南昌人胡儼來任知縣。因城西南一帶地表高出,無湖池之水灌溉,農(nóng)田旱則無收,經(jīng)地形勘察后,可引桐溪水自流入西南,于是在縣治北門西觀野巖設關筑塥,開渠引水,穿城區(qū)出西南郊灌溉農(nóng)田,長約三里余。數(shù)百年來永有水利之用。

        桐溪塥雖為水利工程,在生產(chǎn)稻米魚糧的同時,卻也貫通了小城的血脈,帶給它云雨之露、山川靈氣。通衢里巷、士民官紳無不浸染在它瑩瑩水色中。

        桐溪塥所經(jīng)之地,市廛林立,煙火氤氳,其間散布世家宅院。桐城仕宦多欣羨林泉,往往緣溪擇居,以為觴詠之樂。據(jù)道光《桐城縣志》記載,塥水穿城北民戶,流經(jīng)姚鼐故居,南行入縣衙署,蜿蜒至錢家書院,抵操江巷,經(jīng)行于姚氏宅邸內(nèi)。

        錢家書院為明代刑部尚書錢如京故宅。錢如京任監(jiān)察御史時,查獲外戚侵占山東民田,橫征暴斂,遂抗辯不息,還民以利,當?shù)匕傩樟⑸艏乐?。錢家書院是百姓俗稱,正名是桐溪書院,系明代桐城最早的書院。據(jù)方志記載,當時書院頗具規(guī)模:“中為近思堂,后為聚奎祠,旁為書舍,左曰卓爾,右曰豁如,前為儀門?!泵髑鍟r期,桐城書院林立,鄉(xiāng)間民戶皆聞誦讀聲,這是桐城文教大興、名士輩出的社會基礎。書院遷址重建后,錢尚書愛其地清溪環(huán)繞,林木蔭翳,購為宅院,在此賦閑逸居。操江巷,得名于明代戶部侍郎盛汝謙。盛汝謙曾任南京提督操江之職,他生性儉約,致仕后卻罄盡家財,募籌資金二萬余兩,將一座殘損不堪的桐城土城改建成周六里、高三丈六的巍巍磚城。

        姚氏宅邸,本是一座高門深院的園林建筑,桐溪塥長長地穿行其間。園內(nèi)清溪碧池,假山亭廊,曲徑通幽,花木深濃?,F(xiàn)今只存有一座四合院,以及一株古藤,兩株廣玉蘭。其初建主人是姚文燮。姚文燮,清順治年間進士,他任直隸雄縣知縣時,有旗人來圈占膏腴之地,牽繩量地,繩所到處,民不得有。姚文燮憤然拔刀斷繩。旗人見其剛直,不敢相抗。宅園傳至七世孫姚元之,故今稱“姚元之舊館”。姚文燮、姚元之皆工于詩文書畫,畫藝冠絕當時,姚元之有畫作《荷蓼圖扇》《花鳥圖扇》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。從家族譜系上說,他們屬麻溪姚氏,麻溪姚是桐城文化世家和仕宦望族,家族一直保持著典型的耕讀傳家之風,歷代碩宦名儒輩出,在桐城,有“張姚二姓占卻半部縉紳”之說。

        桐溪塥,舊稱桐渠。其實胡儼修建桐渠時有兩支水流,入城后自縣衙署分流,一支是桐溪塥,多為明溝,另一支多為暗溝,伏行民戶之下,稱蛛絲溝。蛛絲溝所經(jīng)有左公祠、學署、賢良祠。學署與文廟并聯(lián)。明清儒學遵循廟學合一的體式,左學右廟,既主祭祀孔子,又供生員讀書。知縣胡儼在開渠引水中,有意將一泓清泉導入學宮,猶如引來洙泗之水,給這方黌宮學府帶來涓涓靈氣。蛛絲溝在此敞為明渠,清清溪水盈盈于泮池之中,潺潺流淌在“萬世宗師”照壁外,泮橋、洙泗橋、三步兩個橋,諸橋皆平跨溝水,別有風致。賢良祠巍峨堂皇,是清雍正皇帝為表彰大學士張英專建的廟宇建筑。

        蛛絲溝途經(jīng)幾處私家園林,如涉園、南園等,涓涓溪流為其提供了造景水源。涉園取意于陶淵明“園日涉以成趣”,為張英大伯父張秉文所有,園內(nèi)清溪繞堂,碧池浮藻,園外即是平堤岸橋,柳陌稻花。張秉文,明崇禎時任山東左布政使,為抵御清兵,衣不解甲,率軍民守衛(wèi)濟南城十余日,城破后在巷戰(zhàn)中中箭身亡。妻妾皆赴大明湖殉身。

        南園,為張英外孫姚鋐宅第。姚鋐之母張令儀是位才華橫溢的詩人,一生筆耕不輟,作詩詞數(shù)千篇,其詩雖限于閨閣經(jīng)歷,卻清新雅潔,古樸深秀,在清代女性文學史上有獨到的價值。南園就是她親自設計建造的。她在《南園記》中寫:“予愛其幽僻,結債經(jīng)營,以五百余金為兒購之……客來游者皆嘆美之?!鼻逦膶W家劉開也有《南園記》紀其勝景:“庭宇壯麗,景物繽紛,奧曠咸宜,廣狹合度,亦可以洗塵慮而悅視聽,蕩寒霧而暖心骨?!眻@內(nèi)風荷月影,翠竹含香,亂石介立,軒欄曲折,占盡林園之勝。張令儀在此援筆歌賦,動輒成韻,自有怡然之樂。南園建成時,張廷玉親題園名“洛社”,當借自歐陽修、梅堯臣詩社名。

        桐城古城格局幾經(jīng)變易,定型于明代萬歷年間,狀如金龜,向山水而行。在城池建設中,始終謹慎地保護了桐渠水系。桐溪塥和蛛絲溝自北向南,分貫東西兩側(cè),如同經(jīng)督二脈,深深嵌入城區(qū)肌腹之內(nèi),造就它道法自然的脈絡肌理。它以安靜和優(yōu)雅滋養(yǎng)出這座小城的人煙阜盛、人文昌熾。

        桐溪塥最有風姿的一段,當在老衙署,即今之桐城中學校園內(nèi)。衙署在縣治中街,是分體式建筑群,依明廷頒定的統(tǒng)一格式建設,包括縣署、縣丞衙署、典史衙署、縣尉署、察院等。溪水盤曲在齋堂廡院間,為深潭,為急湍,為曲沼,或淺水激流,清澈見底,或積色成黛,水光瀲滟。老衙署自明初至清中葉延續(xù)四百余年,咸豐三年(1853)被太平軍放火燒毀,遂成廢墟。光緒二十八年(1902),京師大學堂總教習吳汝綸自東瀛考察西學歸來,愛其地溪水清澈瀏亮,于此請建桐城新式學堂。民國十四年,孫聞園繼任校長,他提倡美育教育,勸募地方士紳捐資,于校園外環(huán)溪興建桐城公園,引水作池,鑿石為嶼,堆土成山,又刻石立柱,修建亭廊,廣植花木,以為師生徜徉游息之所。

        桐城公園現(xiàn)已融入在校園內(nèi)。著名作家舒蕪曾有詩回憶:“云物清泠竹樹妍,詩家庭館接郊煙。童心惘惘燒春日,詩思沉沉釀雪天。每對青燈懷往跡,曾因碧蘿誤華年。龍眠山影雙溪月,碾玉泉聲到枕邊。”從這所古老的校園里走出了眾多名動神州的英雄人物,尤其是那個令人稱羨的院士群體。這些院士正心遠志、修身報國的精神和格物致知、上下求索的意志都曾得到這一脈清泉的涓涓滋養(yǎng)。

皖公網(wǎng)安備 34088102000273號     |     皖ICP備17008546號-1

Copyright ? 2007-2019   安徽省桐城中學   版權所有   All Rights Reserved.

電話:0556-6121503   地址:安徽省桐城市公園路10號

技術支持:桐城網(wǎ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