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9ri视频国产在线观看免费_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激情综合_无码视频人妻网站_一本大道高清无码视频

德育天地
當前位置: 首頁>>教育教研>>德育天地

以動態(tài)的觀念拓展中學德育的空間

作者:admin    發(fā)表時間:2007-06-29    瀏覽次數:3469  次

桐城中學  黃祥林

  人自出生之日起,即具有社會性,人與社會好比滴水與大海,一滴水只有匯入大海才不至于干涸,一個人只有融入社會才能生存發(fā)展。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了人必須適應社會的需要:具備基本的社會公德和思想道德品質;科學的世界觀、人生觀和價值觀;一定的為社會服務的智力才能;法制觀念和紀律觀念;責任意識以及相應的心理素質等等。而這些基本的素質不是與生俱來,先天就有的,也不是自發(fā)形成的,而是在社會生活條件的影響下,特別是在學校教育的影響下,在個人的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(fā)展起來的,是需要從“外面灌輸進去”的。如果沒有社會、家庭特別是學校教育進行思想政治觀點、道德規(guī)范以及其他方面的灌輸,上述基本素質是不可能形成的。由此可見,要使青少年具備適應社會需要的基本素質,必須在注重社會教育、家庭教育的同時,大力加強學校教育特別是德育。

  新中國成立后,我國傳統(tǒng)的德育觀念比較注重德育的階級性和政治性,認為德育就是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的教育。認為人的心理面貌是由思想品德和智力才能兩個基本方面構成的,智力才能體現(xiàn)著一個人具有什么樣的為社會服務的本領;而思想品德則表明一個人為社會服務具有什么樣的政治傾向,愿意為哪個階級服務。在這兩個方面,“德”調節(jié)著“才”的運用,起著靈魂和統(tǒng)帥的作用。這種觀念注重原則性,缺乏靈活性;肯定無產階級的德育價值取向,否定普遍的德育價值取向;強調社會主義、共產主義的道德規(guī)范,忽視甚至拒絕人類社會在長期歷史發(fā)展過程中形成的道德規(guī)范。這種傳統(tǒng)的觀念是與傳統(tǒng)的社會相適應的,但在開放的、多元化的社會背景下,就顯得有點不合時宜,有點蒼白無力!

  當代的中國社會是一個變革的社會、開放的社會、多元化的社會,在全球化浪潮的影響下,市場經濟方興末艾,傳統(tǒng)的生活方式、行為規(guī)范以及人們的思想觀念、思維方式都在發(fā)生革命性的變化,積極進取的社會風貌中存在著消極落后因素;以人為本、樹立科學的發(fā)展觀、構建和諧社會和創(chuàng)新型社會逐漸成為廣泛的社會共識,但同時不健康的思想意識也相當嚴重。這一方面體現(xiàn)著社會的發(fā)展和進步,另一方面又要求用全新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來研究、解決發(fā)展中存在的問題,對傳統(tǒng)的思想觀念提出了挑戰(zhàn)。

 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,社會屬性很強的每一個人都具有多重性格,處于青少年時代的中學生更不例外:他們自尊心強、上進心強、好勝心強,但心理脆弱、感情脆弱,易于陶醉在成功的喜悅中,但難以承受失敗和挫折。他們思想活躍、思維敏捷、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、創(chuàng)造性強,但往往良莠不分,是非不辨,方向不明,容易沖動,容易迷惘。他們崇尚英雄,追求個性,希望得到理解、承認和尊重,但缺乏理智,自行其是,自由散漫,率性而為,以自我為中心而不顧別人的感受……總之,在他們身上任何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發(fā)生;在他們身上,積極的、向上的、健康的“善念”與消極的、低沉的、病態(tài)的“惡念”同時存在。如何正確引導廣大的中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,不斷地積聚“善念”,用“善念”征服“惡念”,進而祛除“惡念”,成為不妨礙社會發(fā)展和進步的“人”,進而成為對社會發(fā)展和進步有所貢獻的“人材”,是擺在中學德育工作面前的重大課題,同時也對中學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只有突破傳統(tǒng)觀念的束縛,用動態(tài)的觀念對待、審視德育工作,用動態(tài)的觀念開展德育工作,不斷地拓展中學德育工作的空間和領域,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,才能適應時代的發(fā)展。

  用動態(tài)的觀念審視中學德育工作,就是把中學德育工作放在運動變化的狀態(tài)中加以分析和考察,樹立動態(tài)的德育觀念。時代是變化發(fā)展的,青少年學生是變化發(fā)展的,因此,中學德育工作也必須是變化發(fā)展的,沒有理由一成不變。用動態(tài)的觀念研究中學德育工作,首先必須超越德育的政治性和階級性,既要對中學生進行社會主義、共產主義道德的教育,也要對中學生進行傳統(tǒng)道德的教育;既要培養(yǎng)學生共產主義的道德品質,也要吸取歷史上——包括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——形成的有益于社會進步的優(yōu)秀道德品質;既要樹立中學德育為無產階級服務的觀念,更要樹立中學德育為祖國服務、為社會服務、為人類服務的觀念。其次,我們要樹立大德育觀念,在教育內容上必須突破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教育的框架,凡是能夠促進受教育者“善念”增長的一

9 7 3 1 2 3 4 8 :
皖公網安備 34088102000273號     |     皖ICP備17008546號-1

Copyright ? 2007-2019   安徽省桐城中學   版權所有   All Rights Reserved.

電話:0556-6121503   地址:安徽省桐城市公園路10號

技術支持:桐城網